专题论坛2: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
2019-10-29 14:24 作者:admin 来源: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
该专题论坛的主题是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简称“仪综所”)和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承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处长刘大山和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伟政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大山指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巩高端助基础,努力提高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立项以及修订。目前共发布了232项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标准,完成了135项国家标准的立项工作。二是聚重点推制定,解决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目前,标准制定的工作重点逐渐从安全评价类通用标准转向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和智能赋能技术等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技术标准。三是重交流深合作,国际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我国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标准同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化成果一并纳入了ISO智能制造和模型工作组发布的标准化参考模型研究报告,成为国际上智能制造顶层规划的重要参考。
刘伟政表示,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先后实施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标准化行动。2018年以来,青岛市财政部门已累计拨付近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3000余个标准化项目建设,充分调动了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今天,来自智能制造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青岛,共同探讨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更好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加大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加强与ISO和IEC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加快中国智能制造标准“走出去”等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论坛由仪综所副所长梅恪主持。ISO主席约翰·沃尔特、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IEC/SyC SM)主席乌多·鲍什、德国工业4.0标准化委员会主管简斯·盖科、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运营总监任涛林、PROFIBUS & PROFINET国际组织执行主席皮特·文泽尔分别就国际标准和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框架和系统架构、工业4.0、海尔智能制造标准化探索、PROFINET如何推进工业4.0等议题进行深入阐释,分享他们对智能制造的独到见解。


论坛期间举行了标准发布仪式,并为起草工作组专家颁发了标准成果文本。仪综所副总工程师、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 124)秘书长王春喜宣读了此次发布的一项国际标准IEC/TS 63164-1《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第1部分: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数据保证及其来源规范》和三项国家标准GB/T 37393-2019《数字化车间 通用技术要求》、GB/T 37413-2019《数字化车间 术语和定义》以及GB/Z 37085-2018《工业通信网络 行规 第3-8部分:CC-Link系列功能安全通信行规》。仪综所标准检测中心副主任丁露和任涛林作为专家代表分享了标准制定情况和相关经验。
在第三阶段,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巢晓阳介绍了三菱电机安全产品及应用情况,CLPA全球技术部会经理伊东辉显就开放式工业网络协议标准CC-Link IE TSN进行了详细解读,仪综所所长欧阳劲松分享了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以及对未来工作的一些建议。
据了解,IEC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 65)是目前IEC规模最大的技术委员会,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工业4.0国际标准化的核心组织。作为IEC/TC 65的对口单位,仪综所一直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工作。目前,共有162人次中国专家参加了该技术委员会52个工作组的工作,为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工作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