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5: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2019-10-29 14:43 作者:admin 来源: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
2019年10月28日,2019年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专题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青岛大学、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研究机构以及监管部门、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140余人参加这次会议。
论坛开幕和主题演讲环节分别由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杰和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主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崔钢、ISO副主席蔡秀菊、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出席会议并致辞。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吴如军等国内外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
崔钢指出,中国非常重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中国国家标准委持续加强国际标准化培训和交流。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由国家标准委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7年6月共同建立,截至目前共举办4期ISO培训班,来自26个国家的48名外籍学员、59名中国学员参加培训。国家标准委将在推进标准化人才建设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如加强统筹规划,研究促进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政策,积极开发培训工具,探索建立标准化能力水平测试,积极加强青年专家的培养,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蔡秀菊表示,ISO致力于为全球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解决方案。由世界各地的专家组成的ISO技术委员会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助推全球议程,促进经济增长。标准化人才培养相关讨论对于促进国际标准发展,满足全球需求至关重要。ISO也与教育院所合作开展标准化教育工作,提升国际标准的价值,有效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标准化工作。
夏东伟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青岛大学的现状及其在标准化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他指出,青岛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标准化和青岛“标准化+”战略,先后成立青岛大学标准化战略研究院和标准化学院,建立了“标准化+”双学位本科培养模式。未来将立足国际视野,积极对接国际组织,建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实践培训和远程网上培训平台,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连接政府、社会团体、知名企业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家需求的高端标准化人才。
塞尔吉奥·穆希卡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ISO在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他表示,各成员国及其专家是ISO最重要的资源,为此ISO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撑其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工作,包括采取结对策略,提供标准课程及材料、指导和咨询服务、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助力他们实现能力建设目标。
IEC学术与能力建设部部长杨·亨利克·泰德曼介绍了IEC在扩大专家队伍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IEC成立学术与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召开全球培训研讨会、举办为期一天的标准集训、开设网络研讨会、鼓励在线学习等多样化手段支撑未来青年领袖培育计划。
德国DKE管理委员会委员弗洛里安·斯皮特尔也详细介绍了DKE为吸引青年专家参与标准化工作实施的“下一代(Next Generation)DKE”计划,具体阐述了依托IEC多个培训模块为青年专家提供的能力建设方案。
吴如军介绍了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成立的背景、成果及意义,青岛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历程,以及青岛在国际标准化研究、国内外标准化合作交流和标准化培训与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UL非营利机构标准经理索尼娅·伯德、日内瓦大学教授莱茵哈德·魏辛格、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金生、新西兰国立中部理工学院校长里昂·福理、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副院长程馨及伊朗标准化协会的莫德·塔伯利分别以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研究、培育明日标准之星、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生标准化与可持续管理计划、职业院校标准化技能教育的策略措施、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青岛大学“‘标准化+’ 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标准协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等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及标准化学科和职业教育新模式,分享了相关成功经验与良好实践,有助于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对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储备及推动国际标准化深入广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